临近年底,每一家上市猪企都开始“紧张”起来,在亏损如此严重的2021年,年终报表要“怎样做”才合适呢?牧原最近刚被推上了风口浪尖,而亏损最惨烈的温氏也透露了最新业绩,业内普遍预估其亏损或已超100亿。
临近年底,每一家上市猪企都开始“紧张”起来,在亏损如此严重的2021年,年终报表要“怎样做”才合适呢?牧原最近刚被推上了风口浪尖,而亏损最惨烈的温氏也透露了最新业绩,业内普遍预估其亏损或已超100亿。
经历了今年猪价的超预期下滑,近2个月的生猪市场有了回暖现象。据统计数据显示,生猪出栏均价从10月初的10.97元/公斤反弹至月末的15.99元/公斤,上涨5.02元/公斤,涨幅45.76%,11月生猪出栏均价从月初的16.04元/公斤反弹至月末的17.89元/公斤,上涨1.85元/公斤,涨幅11.53%。相较10月5日的10.46元/公斤,到11月25日高点位18.21元/公斤,近期猪价已累计上涨7.75元/公斤,累计涨幅在74.09%。
然而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11月生猪售价有所增长,但生猪出栏量却普遍出现下滑。在目前公布的几家上市猪企中,多数均出现了销量环比下滑。其中,唐人神11月生猪销量9.36万头,环比下降45.6%;温氏股份11月份销售肉猪119.56万头,环比下降34.29%;牧原11月份销售生猪387.4万头,环比下降26.32%,新希望11月销售生猪90.43万头 环比下降24.07%……
对于当前的市场行情,其实真心不慌的人是说猪价的人,包括小编自己,而真正养猪的人都慌得一批,说不慌的都是自欺欺人,毕竟在冬至之前大概率会有消费的支撑,猪价还是可以的,冬至之后,行情如何演变,谁都不知道市场是如何变化的,养猪人都有着不同的看法:第一类认为年前的猪价肯定不会好,冬至之前一定会集中出栏,风险太大,现在还是落袋为安为上策。第二类认为市场的大肥越来越少,还是要压一压,万一后面的行情大涨的话,我就能多挽回一些损失。第三类认为逢高就出栏,低价不卖猪,分批次有节奏的出栏,年前大幅度涨价根本不可能。第四类认为屠企马上就要做库存了,必须会大幅度的拉升价格。综合上所述,这些都是主流对市场的判断,整体来看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,因为养猪人越来越理性了,应该说是在“被市场重捶”之后,也越来越谨小慎微。
说到谨小慎微的养猪人,从主观意愿出发,各方都希望避免猪价波动给自身造成影响,但是最终却容易变成“追涨杀跌”的顺周期行为。很多主体抱有侥幸,在价格好的时候,都希望别人去产能,自身尽量多生产、多出栏。由于规模养殖场有资金优势不愿轻易减产,散养户有成本优势能承受低价,导致本轮去产能速度变慢,底部时间可能拉长。
对养猪业来说,控制不了猪价,但可以控制养猪成本。无论何时,低成本的养猪能力都是养猪业的核心竞争力。近期大型饲企的集中涨价,让饲料价格几乎触碰到了天花板,但兽药包括消毒、防控药剂、营养添加剂等上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。普通养殖户们迫在眉睫的事情,就是如何快速找到更正规更低价的供应商,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。作为专注于三农领域的记者,我曾对“连续8年全网畜牧销量冠军的华畜”做过专访调研,跟传统的经销商或者药企不同,它采用的是互联网新模式,依托自身品牌的庞大流量,坚持自己做品控和产品设计,然后交给有生产实力的厂家代工,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还形成了超低价格优势。与此同时,他们有个公开承诺令人印象深刻,即凡是在华畜购买的国标兽药,若发现产品不合格,最高赔付100万元,这切实保障了养殖户们的利益。
最后再给一些真诚建议:养猪业在降本增效的过程中,应审时度势,平衡短期投入与长期投资,加强与产业互联网的合作,提升智慧养猪水平和总体生产效率。